尚七网4月12日讯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经过四年专业磨炼,2017“惊蛰”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优秀毕业生作品展演于4月8日至15日期间进行,7场服装设计作品动态秀、1场艺术设计作品静态展及1场原创话剧依次上演,来自10个专业的1307件设计作品先后亮相校园内外,全方位展现2017届毕业生大学四年学习成果。4月10日,展演开幕式暨优秀毕业生作品静态展在淮海路红坊创意园区举行,此次展览是学院首次集合各专业毕业生作品一同走出校园面向社会展出,满溢人文关怀的青年设计师作品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机构、院校专业人士及社区居民现场驻足品评。
东华大学校长蒋昌俊,副校长刘春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许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吴海燕,国务院设计学科评议组成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李立新,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及理事会执行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院长娄永琪等兄弟院校领导,上海国际时尚联合会副会长邵隆图等行业代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著名雕塑艺术家比利·李(Billy Lee)等外籍专家,金螳螂集团上海设计院院长范建中先生等企业代表及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袁孟红、院长李俊等莅临活动现场。
校长蒋昌俊宣布展演周活动开幕。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校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增强青年设计师职业道德、价值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教育,把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落脚点放在立德树人上”,蒋昌俊说,大学生的艺术设计作品是很好的文化载体,大学是高级人才聚集、思想交汇、创意迸出的地方,应主动搭建跨越国界的人文交流桥梁,让师生能够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积极传播蕴含着中国价值、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作品。
天马行空的创意想法、时尚前卫的色彩设计、极具风格的视频动画……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纺织品艺术设计、环境设计、艺术与科技、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6个专业近300件毕业设计作品,主题各异,形式纷呈,诠释了设计从为生产提供解决方案,逐步转化为为社会服务提供概念灵感的进步。相较以往作品倾向艺术表达,今年的毕业生作品更具人情味儿,或关注民生所需,或充溢人文情怀,体现了这批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设计师们对于设计师职业道德、价值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理解,艺术设计教育开始更多地传递思想与价值。
“环境设计专业和艺术与科技专业的毕业设计作品,主要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改造与农村建设问题”,环境设计系主任王亚明特别重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切实服务社会所需。学生黄琳茜作品就是其中典型代表。08年汶川地震后,上万所学校破损倒塌,志愿者们组织搭建帐篷为孩子们提供心理辅导的课程,但因缺乏稳定的环境和安全的场地,困难重重。黄琳茜针对地震灾后的重建问题,从校舍废墟中,将保留完好的教室家具零件拆解,转化为临时建筑的材料,快速搭建出涵盖45种形态的校舍建筑,来满足不同的学校需求,尽快恢复正常教学工作,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难所,“希望我的作品能帮助弟弟妹妹们从地震的阴影中尽快走出来。”
产品设计系的毕业设计作品集中在“设计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大主题下,展开对上海老旧小区公共设施的设计探索。“学院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不仅仅学习如何在设计形式上优化创新,更能通过设计创造人文和商业价值,增进文化理解,提升社会发展”,系主任吴翔教授为学生特设了公共设施的实践实习基地,将毕业课题与纵向项目结合,通过实践来完善设计方案。产品设计专业学生阚雪晴基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居民区安装受限的问题,设计了一款社区智能路灯充电桩,集汽车充电桩、监控录像、紧急避难指示、智能信息栏等功能于一身,减少单个公共设施的占用空间,降低了私拉电线的安全隐患,方便物业的统一管理。展览现场,不时有社区居民向阚雪晴询问作品的各种细节情况,小姑娘很是惊喜,“我的作品正在不断优化,希望不久的将来真的会应用于居民社区生活,让大家的城市生活更美好”。
东华大学校长蒋昌俊,副校长刘春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许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吴海燕,国务院设计学科评议组成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李立新,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及理事会执行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院长娄永琪等兄弟院校领导,上海国际时尚联合会副会长邵隆图等行业代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著名雕塑艺术家比利·李(Billy Lee)等外籍专家,金螳螂集团上海设计院院长范建中先生等企业代表及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袁孟红、院长李俊等莅临活动现场。
校长蒋昌俊宣布展演周活动开幕。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校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增强青年设计师职业道德、价值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教育,把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落脚点放在立德树人上”,蒋昌俊说,大学生的艺术设计作品是很好的文化载体,大学是高级人才聚集、思想交汇、创意迸出的地方,应主动搭建跨越国界的人文交流桥梁,让师生能够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积极传播蕴含着中国价值、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作品。
(蒋昌俊校长宣布活动开幕)
副校长刘春红为开幕式致辞,她对同学们的努力付出和老师们的辛勤指导表示感谢,对前来观展的嘉宾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此次毕业作品展演周概况。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李俊介绍了学院发展情况及贯彻学校办学理念的各项举措。许平教授、外籍导师比利·李、娄永琪教授、邵隆图教授等多角度分享了设计学科教学理念。环境设计系毕业生代表杜言鹏发言谈毕业设计带给自己的成长与收获。
(刘春红副校长为活动致辞)
艺术设计教育传递思想与价值,创意设计让生活更美好天马行空的创意想法、时尚前卫的色彩设计、极具风格的视频动画……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纺织品艺术设计、环境设计、艺术与科技、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6个专业近300件毕业设计作品,主题各异,形式纷呈,诠释了设计从为生产提供解决方案,逐步转化为为社会服务提供概念灵感的进步。相较以往作品倾向艺术表达,今年的毕业生作品更具人情味儿,或关注民生所需,或充溢人文情怀,体现了这批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设计师们对于设计师职业道德、价值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理解,艺术设计教育开始更多地传递思想与价值。
“环境设计专业和艺术与科技专业的毕业设计作品,主要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改造与农村建设问题”,环境设计系主任王亚明特别重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切实服务社会所需。学生黄琳茜作品就是其中典型代表。08年汶川地震后,上万所学校破损倒塌,志愿者们组织搭建帐篷为孩子们提供心理辅导的课程,但因缺乏稳定的环境和安全的场地,困难重重。黄琳茜针对地震灾后的重建问题,从校舍废墟中,将保留完好的教室家具零件拆解,转化为临时建筑的材料,快速搭建出涵盖45种形态的校舍建筑,来满足不同的学校需求,尽快恢复正常教学工作,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难所,“希望我的作品能帮助弟弟妹妹们从地震的阴影中尽快走出来。”
产品设计系的毕业设计作品集中在“设计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大主题下,展开对上海老旧小区公共设施的设计探索。“学院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不仅仅学习如何在设计形式上优化创新,更能通过设计创造人文和商业价值,增进文化理解,提升社会发展”,系主任吴翔教授为学生特设了公共设施的实践实习基地,将毕业课题与纵向项目结合,通过实践来完善设计方案。产品设计专业学生阚雪晴基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居民区安装受限的问题,设计了一款社区智能路灯充电桩,集汽车充电桩、监控录像、紧急避难指示、智能信息栏等功能于一身,减少单个公共设施的占用空间,降低了私拉电线的安全隐患,方便物业的统一管理。展览现场,不时有社区居民向阚雪晴询问作品的各种细节情况,小姑娘很是惊喜,“我的作品正在不断优化,希望不久的将来真的会应用于居民社区生活,让大家的城市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