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四林院长表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强大的学科背景、一流的学术成果和卓越的发展前景,为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提供了人大方案,产生了广阔的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是全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一面旗帜。希望全国兄弟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一道奋发有为、乘势而上,共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辉煌。
孙熙国执行院长表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成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先锋,是当代中国最优秀的、具有示范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之一。希望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发展实力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创造新成就、迈上新台阶、铸就新辉煌。
当天下午,大会举办三场分论坛。与会专家分别围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与发展”、“人大党史学科60年:发展与变革”、“青年学者视野中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热点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996年由原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成立于1986年)合并而成,2003年中共党史系(成立于1956年)并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建立了国内最齐全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含6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还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等二级学科,全部二级学科均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中,中共党史学科是全国普通高校党史学科中唯一的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学院共有12个博士学位点。
近两年来,全院教师取得了显著的教学科研成果,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及其他科研项目58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或重大课题11项,获得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全国优秀教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等若干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