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5 16:04:11来源:尚七网综合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2.49亿老年人、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而养老护理从业人员仅有30万名,反差极大的三个数字揭示了养老护理人员目前的巨大缺口。而除了数量少,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专业能力有限、流动性大等也成为困扰这个行业发展的难题。(11月25日北京日报)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时间推移老龄化程度还将加深,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护理。目前,仅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就多达4000万人,而养老护理人员只有30万,这意味着不少老年人没有得到专业化护理。另外,现有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说明部分老人的护理质量不高。
“老有所养”是社会命题。如何让更多老年人享有专业化护理,也是实现老有所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刚刚颁布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规定,养老护理从业人员学历门槛降至“无学历要求”。有关文件提出,2022年底前培养200万名养老护理员。值得期待。
但要实现这一目的、弥补人员缺口,还需解决三个“拦路虎”——高强度劳动与低水准薪资;职业前景不明,成长空间小;技能要求之外,耐心、责任心等职业素养门槛更高。也就是说,弥补养老护理人员缺口不是简单增加数量,而是要从多角度入手,坦率说需要急“补”多种短板。
首先,需要“补”待遇。一个行业能不能吸引到更多从业者,既取决于目前待遇也取决于职业前景。据了解,一般养老护理人员月工资在两三千元,收入高的也只有五六千元,与这一职业的劳动强度相比收入明显较低,而且,不少养老护理人员还没有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险待遇。
正因为收入低却很累,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职业。而愿意干养老护理的大多是平均年龄较高、学历较低的人,而这些人一旦干不动,就面临“接班人”问题。所以,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待遇,包括工资待遇和基本保险待遇。而要提高待遇,前提之一是提高职业素养。
其次,需要“补”素养。擦身、翻身、按摩、喂饭……这是最为基本的养老护理技能。如果大部分养老护理人员只是会这些基本技能,显然难以提高待遇。在此基础上,养老护理人员还应该了解老年人群心理和生理基础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养——这需要专业化系统培养。
据悉,目前全国已经有217所院校开设了老年服务专业,但在每所学校属于一种小专业,学生人数很少。这需要在招生等方面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人认识到该职业前景——理应像培养护士一样去培养养老护理人员,学历之外还应该授予学位,以提升该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另外,需要“补”其他方面。比如在市场方面,应该支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机构,让一部分养老机构为养老护理人员提供稳定的就业环境和较高待遇。在财政方面,应该对养老护理人员在培养、就业等方面加大财政补助,例如给予就业、社保补贴,就能让从业者更为踏实。
再如,有必要对养老机构、中介机构加强规范化管理,重视监督,倒逼其规范员工管理,防止某些养老护理人员“劣币驱逐良币”。此外,还应针对老人家庭成员免费培训养老护理技能,这也是补缺口。